最近一直在想說米拉的情緒為什麼會一直上上下下,到底是什麼原因有時候會讓他生氣?今天趁著老公把兩個小孩帶去教會的時間,靜下心來認真閱讀之前推薦的那一本「愛,我的內向小孩」,我想我在裡面找到了很多答案。
米拉從小就是一個內向型人格的小孩,所謂內向不是不太愛講話而已,內向型人格是用腦不用嘴,他們會先用觀察的方式,去體驗周遭的事情,等到他們覺得舒服、安全了,他們才會願意跨出他們的第一步,當然這整個過程,對我這個外向型的媽媽來講,就會是「到底好了嗎?你怎麼會這麼慢?」
「只要我們懂得慢的意義,就不會認為只有”快”才是唯一的價值,當內向孩子獨處時,那是他們穩定內心的重要時刻」
除此之外,在他們有苦難言的時候,他們沒有辦法像外向型人格一樣去積極的爭取自己的權益,或是表達自己當時的想法,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消化吸收,再去告訴我她真正的感受是什麼。
而我這個外向型的媽媽,只是一昧的想要當下快速
「沒有壓力的釋放才是釐清、感受自己的開始。沒有催促、修正的念頭,單純安靜的陪伴,反而讓他能有安心感,平靜下來,再開始對話」
內向型人格的小孩他們不喜歡被注意,也不喜歡被強迫做很多事情,但是他們擁有一個很美好的特質,就是在他發現別人需要幫助,而那份發自內心體貼別人的想法,他就會勇敢的跨出舒適圈,去做他覺得對的事情。
「突破的動力,是來自為別人而勇敢」
而我這個外向型的媽媽,就會希望他勇敢一點,積極去爭取自己應該有的權利,但卻忘記了,也許他根本不在意,而是我們自己!因為這完全就是與他的天性背道而馳的,他寧願安靜地站在旁邊,也不願當成聚光燈的焦點。
「心裡的踏實滿足,更勝於外顯的被看見,不求於外,只求於內」
實在有太多太多要學的課題,但是,因為有「愛」為出發點,你會想要更了解你自己的小孩,也因為了解,會跟他有連結,然後很多事情有連結之後,才能好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