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他的情緒,但限制孩子不當的行為

· 盧米媽開講

 

其實我覺得這幾年來大家在注意孩子的情緒上,都有很多大的進步,不過如何在「關注情緒」和「矯正行為」上面達到一個平衡,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假設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然後可能出手打了對方,在這個情況下我覺得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孩子的心情,但是在情緒上面雖然同理了,但是還是必須要調整他的行為。

怎麼樣調整行為呢?這邊有四個階段可以給大家參考。

第一階段,你和孩子的情緒產生同理,也就是說你知道為什麼他會生氣的原因。

第二階段,和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能這樣做、為什麼不行的原因。

第三階段,幫他們想出一個可以替代的方法或是可以詢問他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式去解決。

第四階段,一起去把它完成或是改變。

 

當家長真的不容易,大家都是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我們都是希望給孩子最正確的價值觀,共勉之